索??引??号: 014501244/2018-36500 发文机关: 省农业农村厅 文??????号:
主题分类: 组配分类: 扶贫项目 成文日期: 2018-12-11

江西省农业厅办公室澳门皇冠体育:开展整县推进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县创建的通知

各设区市农业局,各县(市、区)农业(畜牧水产、水产)局:

   稻渔综合种养是种养结合、稻渔共生的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深化农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稳粮、优供、增效、扶贫目标的重要抓手。目前全省各地掀起了一股发展热潮,为进一步推动全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提质增效、绿色发展,决定在全省组织开展整县推进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县创建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农业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提质增效、绿色生态为目标,鼓励发展“稻渔共生、粮渔共赢、稻渔互动”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着力提升稻渔产业发展的规模、质量和效益,激励和调动各地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努力走出一条规模化开发、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运作,具有江西特色的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科学发展路径,为建设现代农业强省作出新贡献。

   二、目标任务

  从2018年开始,利用三年的时间,每年创建10个整县推进稻渔综合种养发展示范县。示范县开展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集成示范与推广,建立健全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示范县率先实现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并辐射带动周边发展。

  到2020年,全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300万亩,每年为农(渔)民增加收入30亿元以上,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30%以上。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化水平显著提高,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显著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三、创建内容

  创建工作主要从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体系各个环节措施落实进行整体推进。具体内容包括:

   1.改善生产条件,创新经营机制。加快推进稻渔综合种养基础设施标准化改造和技术装备升级,改善种养生产条件以满足稻渔综合种养发展需要。培育壮大养殖生产专业合作社和家庭渔场,鼓励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养殖户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创新渔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以提高组织化程度和管理水平。

  2.完善服务体系,增强服务能力。完善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推广、病害防治、环境监测、质量检测及产前、产中、产后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服务手段和能力建设,提高服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化发展保驾护航。

  3.健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种养生产、质量控制、内部管理、质量追溯等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管理制度,依法行政,规范管理,逐步形成稻渔综合种养长效管理机制。

  四、创建标准

   申报参加整县推进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县创建活动的县(市、区)应达到以下要求和标准:

  1.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示范县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创建工作纳入政府重点工作,写入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出台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的具体扶持政策和文件,制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推进方案,安排专项工作经费用于发展稻渔综合种养。

   2.具有较大产业规模。示范县必须整县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形成与当地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相适应的“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典型技术模式,80%以上的乡镇开展了此项工作;示范县要有重点发展乡镇,重点乡镇要有重点发展村,重点村要有重点发展经营主体。滨湖地区稻渔综合种养面积2万亩以上、丘陵山区稻渔综合种养面积1万亩以上,60%以上由新型经营主体种养,建立20%以上的核心示范区,实施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开发、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运作。

  3.养殖生产条件优良。示范县稻渔综合种养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Ⅱ类以上标准,养殖水源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以上标准,养殖废水达标排放。80%以上稻渔综合种养基地田间工程改造升级,符合基本要求,沟坑占比不得超过总面积的10%。

   4.生产管理措施到位。示范县的稻渔综合种养企业、渔民专业合作社、家庭渔场等生产单位制定了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种养生产操作规程和质量安全控制措施,建立了《稻渔综合种养生产记录》《稻渔综合种养施肥用药记录》和《稻渔综合种养产品销售记录》,按时认真填写,记录内容详细完整准确并妥善保管;建立并张贴了生产投入品采购、保管和使用等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定期对职工或成员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建立了稻渔产品可追溯制度,销售的稻渔产品60%以上通过无公害产品产地认证、10%以上通过绿色农产品产地认证,实现品牌化经营,有工商注册商标,并附具《产品标签》或者《食用农产品合格证》。

  5.质量安全监管到位。示范县水产技术推广、水生动物防疫、环境监测、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等社会化服务机构健全,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组织完善,对养殖企业、渔民专业合作社、家庭渔场以及10%以上零散养殖户开展了稻渔产品药残抽检,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95%以上,药残检测超标产品依法处理率100%。没有发生水稻和水产品重大质量安全事件。

  6.技术指标符合要求。示范县水稻亩产不低于400公斤,通过有机产品认证的区域,亩产可适当降低30%左右;水产品亩产不低于100公斤;化肥使用量与同等条件下水稻单作相比减少30%以上;农药使用量与同等条件下水稻单作相比减少30%以上;水产动物养殖饵料系数与池塘养殖相比减少35%以上。亩均利润与同等条件下水稻单作相比提高一倍以上,且亩均增加利润不低于2000元。

  7.社会带动效益显著。示范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主动为农户提供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咨询和培训服务,提高周边农户对稻渔综合种养的认知程度和技术水平。吸引社会投资主体进入,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当地农(渔)民就业或间接提供劳动就业岗位,每年为利益相关的农(渔)民人均年收入增长20%以上;注册稻渔产品品牌,开展产品加工销售、创意农业体验、休闲旅游等二三产业,促进稻渔三产融合发展。

  五、创建程序

   1.申请推荐。通过创建能够达到整县推进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县创建标准的,县(市、区)渔业主管部在4月底前自愿提交参加创建活动的申请材料,申请材料包括:《整县推进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县创建申请表》(见附件1)、创建工作方案、其他证明材料等。由所在县(区)人民政府审核同意、经所在地市渔业主管部门审核后,5月底前报省农业厅备案。

   2.考核验收。申请参加整县推进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县创建活动的县(区)渔业主管部门,在10月底可向市级渔业主管部门提出初验,并提交证明其符合创建标准的有关材料。市级渔业主管部门初验后,如认为该县(区)基本达到创建标准的,在11月15日前可向省农业厅正式行文(附有关证明材料)申请验收。省农业厅将组织验收工作组,依照创建标准和《整县推进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县创建验收评分表》(格式见附件2),采取查阅申报材料、现场实地查看、评分逐条评价以及日常工作业绩等评价方式,对有关县(市、区)的创建工作进行综合考评,评分80分以上(含80分)视为合格。省农业厅将正式公布“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县”称号,并授予标牌。

  六、工作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开展整县推进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县创建工作是落实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特别要坚持县级渔业主管部门为示范县创建主体,将创建工作上升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层面来谋划、来落实;将示范创建工作纳入监督重点工作和绩效考核内容。同时要整合渔业推广、科研、执法等机构的力量,对示范县的创建工作进行日常指导和监督,促进其更快达到创建标准,更好发挥示范作用。

   2.加大政策扶持。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和有关县级地方人民政府要将示范县创建作为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举措,积极争取高标准粮田建设、产业精准扶贫、渔业油价补贴等项目扶持政策和资金,建立支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大对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县创建的投入力度,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共同推动示范县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

   3.加强动态管理。省农业厅对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县实行动态管理。建立示范县退出机制,对出现权证期限过期、产品质量安全抽检不合格、养殖环境被污染、养殖超标排放等问题达不到示范县创建标准的示范县,设区市渔业主管部门要及时上报省渔业局取消其称号。省渔业局将组织或委托设区市渔业主管部门每3年组织一次复评审,对不符合整县推进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县创建标准的,取消其资格并公示。

   4、加强宣传引导。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积极开展稻渔综合种养宣传示范工作,充分发挥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作用,借助现场观摩、技术培训、科技服务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稻渔综合种养对稳粮增效、生态安全、绿色发展、提质增效的重要作用,还要大力宣传好的模式、好的典型、好的经验和好的做法,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充分调动和激发农民、家庭农场、合作社、企业等开展稻渔综合种养的积极性,扎实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工作联系电话:0791-86265926

   附件:1. 整县推进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县创建申请表

   2. 整县推进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县创建验收评分表

                                                                                 2018年3月5日


来源:省渔业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皇冠比分网_澳门皇冠体育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