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水利赋能江西水利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在南昌举行

发布日期:2022-11-25 16:10 浏览次数: 字体:[ ]

新闻发布会现场(文颖 摄)

11月25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省水利厅联合召开智慧水利赋能江西水利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省水利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徐卫明发布和介绍有关情况。省水利厅建设与管理处处长向爱农,省水文监测中心副主任温珍玉,省防汛信息中心主任胡应龙,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彭冬水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徐承主持新闻发布会。

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副处长徐承(文颖 摄)

徐承: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省水利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徐卫明先生,省水利厅建设与管理处处长向爱农先生,省水文监测中心副主任温珍玉先生,省防汛信息中心主任胡应龙先生,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彭冬水先生,请他们介绍智慧水利赋能江西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下面,先请徐卫明先生作介绍。

省水利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徐卫明(文颖 摄)

徐卫明: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下面,我介绍一下水利部门贯彻落实我省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的举措、成效以及智慧水利赋能江西水利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当今世界,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推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数字经济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2022年4月19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以数字化改革助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论述,为推进数字化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水利部将智慧水利作为“十四五”规划的重点任务和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标志,把“推进智慧水利建设”作为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六条实施路径之一,提出加快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功能的智慧水利体系,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今年6月,省委、省政府印发《澳门皇冠体育:推进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构建智能畅通的智慧水利体系,建设数字孪生流域,打造水利智能应用,加快智慧水利产业发展,让治水更科学、更智能、更高效。

智慧水利已经成为实现水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重要抓手,成为水利治理能力提升、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强力驱动。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作介绍。

一、以系统化理念引领高水平建设

我省智慧水利建设起步较早,在水利信息化方面有一定基础。近年来,江西水利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和澳门皇冠体育:治水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体制机制,开展规划研究,强化顶层设计,实化业务应用,为保障全省水安全提供坚实支撑。

一是建立“政府主导、政策支持、企业协作、部门协同”的建设模式。建设模式构建是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关键一步。省水利厅联合省属国企省水投集团成立智慧水利建设领导小组,将智慧水利与防洪工程、供水工程、水生态工程一并纳入水安全保障体系,在省级水利专项资金中设立智慧水利专项,2019年以来逐年安排资金建设。2018年12月,经省政府同意,由省水投集团组建我省智慧水利建设项目法人,由省水投集团子公司江河信息公司具体负责承担智慧水利技术研发、项目建设等任务。省水投集团发挥投融资、人才引进、产业建设等方面优势,并与华为、科大讯飞等一流企业良性合作共建,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协同创新体系。同时,构建智慧水利建设工作机制,明确由我厅信息化部门牵头技术统筹,指导水利信息化建设,制定智慧水利技术标准;厅业务部门负责理清现有业务应用、数据情况,梳理明晰业务流程,提出业务系统建设需求,承担项目建设主体责任。省水投集团负责项目建设、培植孵化智慧水利产业,将国内外先进的智慧水利新技术和新成果应用于水利领域。各部门团结协作,形成智慧水利建设合力。

二是确立“数字为体、业务为魂、系统规划、基础先行”的总体思路。通过强化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以水利业务标准化、规范化为主线,紧紧围绕水利业务推进建设,着力破解水利数据一数多源、业务系统彼此孤立、数据业务两张皮等突出问题。优先开展水利信息化基础平台和水文业务管理、水工程管理、水旱灾害防御等重点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构建规范、统一的水利数据体系,持续推进水利数据和业务整合,构建智慧水利“四梁八柱”,逐步形成统筹建设、分级管理、信息共享的全省一盘棋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良好局面。

三是坚持“统筹规划、整合共享、融合创新、安全可靠”的工作原则。制定《江西省推进智慧水利建设行动计划》,确定我省智慧水利“1+2+3+N”建设框架,组织开展智慧水利顶层设计调研座谈60余场,实现了省、市、县和工程管理单位水利业务信息化调研全覆盖,梳理出24个关键问题,编制《江西省智慧水利顶层设计规划报告》,提出智慧水利建设规划、架构体系和实践路径。按照“整合已建、统筹在建、规范新建”的要求,强化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建公用,促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水利业务的融合应用,构建安全可靠的水利网络安全体系。

二、以数字化平台实现高效能服务

我们不断加快水利数字化转型,实现数据整合和平台建设从“无”到“有”、从“有”到“智”的跃升。

一是数字基础持续夯实。基本建成水利云平台,整合计算和存储资源,为全面推进智慧水利建设提供硬件支撑。依托公网光纤线路,建成覆盖省、市、县、乡四级1690个节点的水利骨干网络,实现上下互联互通,骨干网络的带宽逐年提升,为实现语音、数据、视频的网络传输与共享奠定扎实基础。

二是数字感知持续完善。依托山洪灾害、水库自动测报、水资源监控能力等项目建设,建设水库自动测报站9800处,自动测报覆盖率达92%,建设水文(流量)站251处、水位站1326处、雨量站4322处(雨量站网密度达38.6km2/站)、视频监控站4400处,基本实现水位、流量、降雨量等要素自动监测。同时,探索新型通讯、感知技术在水利业务中的应用,在重点水文站点实行北斗+GPRS双通道备份,在峡江、黄泥埠等水库大坝开展基于北斗位移监测,大力推进小型水库安全监测,进一步提升水利监测感知和报讯能力。

三是数字整合持续深入。按照“整合共享、集约建设”的原则,推进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建共享。水利数据资源体系基本建立,形成了一数一源的数据更新维护机制,初步实现水利数据共建共享。目前,共提供了55个数据接口服务至省政务数据交换平台,为应急、气象、生态环境等部门提供数据服务达1600万余次。建设统一身份认证、水利一张图、水利视频监控云平台、水文站网管理等一批基础支撑应用,梳理全省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4521条,初步实现流域数字化管理,为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夯实基础。按照“大系统设计、分系统建设、模块化链接”原则,打造服务省市县乡各级水利部门的水利事务业务平台,整合接入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水利建设管理等近40个业务应用,实现多层级、跨部门高效协同。

三、以数字化应用促进高质量管理

我们不断延伸智慧水利覆盖面,提升水文水资源、水旱灾害防御、行业监督、河湖保护、水土保持、城乡供水等水利业务管理智能化水平,增进人民福祉。2021年智慧水利行业应用亮相省03专项移博会并入选江西省移动物联网优秀应用成果案例。

一是数字应用持续丰富。围绕水工程管理需求,搭建服务水库、灌区、农村供水工程日常管理的水利工程管理平台,构建统一的水库物业化管理平台,提升水库工程标准化管理水平。建立统一的标准化灌区云平台,以赣抚平原、白云山灌区试点,探索智慧灌区建设。围绕行业监管需求,建设服务省、市、县水旱灾害防御、山洪灾害预警等应用,实现河道、水库水位、山洪等预报、预警,为防汛抗旱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建成水资源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地下水监测信息查询统计,水资源取水量、用水效率监控,加快推进取水许可“一网通办”。推出具有生态泄流实时监测能力的水电站监测平台,助力维护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建成具有自动监控预警、辅助执法管理的水政执法管理平台,累计监控船只上万只,发现违法采砂行为10余起。建立具有查、认、改、罚业务闭环的水利工程监督平台,实现小水库安全运行、防洪调度和汛限水位督查掌上填报。此外,我们以城乡供水一体化为抓手,推动水厂自动化、管网数字化建设,以智慧水务更好服务百姓生活。

二是数字孪生流域试点推进。数字孪生流域,是一个新事物,对记者朋友们来说可能还不熟悉。数字孪生流域是以物理流域为单元、时空数据为底座、数学模型为核心、水利知识为驱动,对物理流域全要素和水利治理管理全过程的数字化映射、智能化模拟,实现与物理流域同步仿真运行、虚实交互、迭代优化。建设数字孪生流域是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核心和关键,也是智慧水利最鲜明的特点。我们积极探索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启动编制江西省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方案,将数字孪生水网建设纳入我省水网先导区建设规划。聚焦流域防洪和水利工程安全,开展数字孪生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数字孪生乐安河、数字孪生上游水库、数字孪生山洪沟、水库联合预报调度一体化等建设,数字孪生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数字孪生乐安河入选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先行先试。

三是智慧水利产业化平稳发展。我们持续推进智慧水利产业化,联合省水投集团以产学研为融合基础,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研究生实践基地共促共进,以科研项目为纽带,吸引优质科技人才资源,形成核心产品19件,自主知识产权89件,3项成果入选2021年度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自主研发的产品“5G+北斗三代智能遥测终端机”获得第二十三届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省水利厅作为唯一的地方水利单位联合水利部信息中心、河海大学、华为公司成功申报智慧水利人才培养基地,提供智慧水利实践与技能人才训练平台,为智慧水利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天下之事,非新无以为进。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出路在创新,难点也在创新。智慧水利建设是实现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五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部署,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使命感 ,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要求,全面推进算据、算法、算力建设,支撑科学化精准化决策,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治水工作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实现水安全风险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让社会公众在水安全得到有力保障、水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中,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谢谢!

徐承:谢谢徐厅长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举手,并通报一下所在新闻机构。

中新社记者(文颖 摄)

中新社记者:请问江西省在加强小型水库安全监测方面采取哪些举措,下一步如何推进?

省水利厅建设与管理处处长向爱农(文颖 摄)

向爱农:刚才,徐厅长作介绍的时候,讲到我省正在大力推进小型水库安全监测,不断提升水利监测感知和报讯能力。下面我作具体介绍。我省小型水库数量多、分布广。截至2021年底,全省共有小型水库10304座。作为县域重要水利基础设施,小型水库对防汛、灌溉具有重要意义。小型水库安全监测能力不足是水库日常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是影响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的突出因素。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全省一盘棋,统筹推进小型水库安全监测设施建设与管理,彻底打通水库管护“最后一公里”,不断提升小型水库安全监测能力。

一是下好“先手棋”。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明确“十四五”期间全省小型水库安全监测设施建设“五年任务三年完成”,今年年底前完成3544座雨水情测报设施建设,2023年底前完成7133座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同时印发技术导则,统一建设与运行管理标准,指导各地开展监测设施建设,规范监测设施运行管理。

二是打好“主动仗”。省水利厅强化监督指导和日常调度,全面推进小型水库安全监测设施建设。截至目前,3544座雨水情测报设施建设任务开工率99%,2021、2022年度3800座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任务开工率90%,预计今年12月底全部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三是落下“关键子”。作为全国5个小型水库安全监测能力提升试点省份之一,我们争取中央水利发展资金2.046亿元,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实施、统一管理、统一支撑”,全力做好试点小型水库安全监测设施和省级监测平台建设,试点项目覆盖全省11个设区市的17个县(市、区),以点带面,助推全省小型水库安全监测能力不断提升。

四是守好“安全线”。作为水库运行的“千里眼”“顺风耳”,我省小型水库安全监测设施相继建成并持续发挥效益,在今年汛期动态监测大坝运行状态,夏秋连旱以来有效支撑科学调度水库用水,过程中,可以说作用成效明显。

江西电台记者(文颖 摄)

江西电台记者:水文部门是防汛抗旱的“耳目”“尖兵”。请问水文监测基础设施现状如何?下一步如何完善监测感知体系,支撑数字孪生流域建设?

省水文监测中心副主任温珍玉(文颖 摄)

温珍玉: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水文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我省水文部门监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强化,服务支撑能力日渐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站网体系提档升级。我们聚焦水文服务领域的新增需求,不断完善水文监测站网综合功能,积极推进支撑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水环境水生态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不同领域的水文水资源监测站网体系建设。截至2022年6月30日,按观测项目统计,由我们水文部门管理和运维的各类水文测站8471处。主要包括水文站251处、悬移质泥沙站30处、水位站1326处、雨量站4322处、蒸发站71处、地下水水位站128处、地表水水质站(断面)463处、水生态站(断面)113处、土壤墒情站503处、取水量(户)站847处,基本建成了监测要素齐全、布局基本合理、整体功能强大的水文站网,奠定了把脉江河的硬件基础。

二是监测能力显著增强。以水文监测改革为抓手,推进现代化水文感知能力建设。一方面,创新监测方式,建立了“驻巡结合、巡测优先、应急补充”的水文巡测模式和三级技术管理体系,全省251处水文站中212处实现巡测。另一方面,ADCP、雷达波测流、无人机测绘、卫星电话等800余台(套)先进技术和仪器设备得到广泛应用,水文测站测洪抗洪能力明显增强,超标准洪水水文应急监测能力显著提升,水文监测监控预报预警信息可视化让水文监测成果得以直观展示。如今年6月信江上游、乐安河流域出现超历史大洪水,在交通、通信中断,站房被淹的恶劣条件下,监测人员仍然采用先进监测技术保障了数据的正常采集和传输,为防汛决策调度提供了关键支撑。

三是监测效率大幅提升。按照水利部“全要素、全量程”自动化监测的要求,水文监测手段由传统人工观测逐步转向自动化监测,其中雨量、水位、墒情、地下水的监测已全面实现自动测报,流量、泥沙、蒸发等要素监测正在大力推广先进的声光电新技术新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每年自动接收各类水文要素信息1.8亿条,实时信息20分钟内汇集到各级水利部门,信息及时率准确率常年维持在95%以上。

我们将从以下三方面推进监测范围、水平、能力再突破,支撑和服务数字孪生流域建设。

一是加快构建现代化监测布局。主动融入全省水网、流域防洪规划,完善洪水易发区、洪水演进过程复杂河段、防汛调度重要节点等重点区域以及城市内涝监测布局。二是加快打造现代化感知体系。以支撑水文大数据分析、深化成果应用为基本技术目标,大力推进遥感技术和地面水文监测技术相融合,建立覆盖全面的“空天地”一体化水文监测体系。三是加快建设智慧水文体系。按照国家和我省智慧水利顶层设计要求,加快建设我省数字孪生平台下的智慧水文体系, 不断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全面打造智慧水文综合体。

江南都市报记者(文颖 摄)

江南都市报记者:能否介绍一下,近年来,智慧水利建设在防汛抗旱中运用情况,尤其是在今年大旱期间发挥的作用?

徐卫明:全省水利部门始终牢记水旱灾害防御是水利部门的天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澳门皇冠体育: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智慧水利创新引领作用,牢牢把握水旱灾害防御主动权,推动智慧水利建设与防汛抗旱指挥决策、山洪灾害防御、水库群联合调度等工作同向发力、有机融合,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尽最大努力确保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一是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方面,保障做到知风险、有准备、快响应。目前,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已建成,实现了省、市、县各级水利部门防汛抗旱决策支持系统全覆盖。系统集成气象预报、水文水雨情、墒情和视频监控等监测感知数据,各流域雨情、水情、工情实时呈现,并自动进行分析、预警,为汛情、旱情研判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有力支撑了各级水旱灾害防御决策指挥。另外,我们利用业务系统对防汛抗旱、堤防抢险等各类应急预案以及各类水工程的度汛方案进行集中管理,指导各地修订完善方案预案。在赣政通推出了赣汛通H5应用,为相关部门、人员提供实时水雨情、预报预警信息查询,联系人信息查看等功能,有效提升了部门间沟通协调效率。

二是山洪灾害防御方面,保障做到家底清、消息准、责任实。我省是山洪灾害影响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自2007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设以来,我们广泛开展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加大山洪监测预警设施设备投入,划定了9820个危险区,建设了5132个自动监测站、26324个无线预警广播、13923个简易雨量报警器、774个简易水位站,将危险区监测感知覆盖范围扩大至全省,逐步形成了“县乡村组户”五级山洪灾害防御体系。在今年的多轮强降雨过程中,各级水利部门依托监测预警系统,提前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共计发布山洪灾害预警4760次,预警短信近100万条,启动预警广播5368站次,预警发布服务人数122万余人次,转移人员近22万人,无一例人员伤亡报告。

三是在水库群联合调度方面,保障做到可预见、可追溯、可模拟。大家知道,水库调度是防汛抗旱最关键、最有力的举措之一。省水利厅开展赣江流域梯级水库联合预报调度一体化系统应用建设,做到水资源精细化调配,实现了赣江流域水位、流量、水量要素短期预报和长期预测,并通过模拟预演,快速分析展示风险形势,支撑梯级水库联合预报调度和方案预案制定。面对今年罕见大旱,8月16日以来,按照水利部统一部署,结合梯级水库联合预报调度方案,实施鄱阳湖水库群抗旱保供水联合调度专项行动,调度36座大中型水库为下游补水27.3亿立方米,保障沿河两岸及湖区950万人、650万亩农田用水需求。特别是精细调度万安、峡江、龙头山等赣江梯级水库,有力保障了赣江沿线尤其是南昌城区供水安全。

省政府网记者(李梦丽 摄)

省政府网记者:刚才介绍到,今年6月,江西省印发了《澳门皇冠体育:推进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构建智能畅通的智慧水利体系,建设数字孪生流域。请问水利部门在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进展如何?

省防汛信息中心主任胡应龙(文颖 摄)

胡应龙:省水利厅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加快推进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工程建设,逐步实现数字化场景、智慧化模拟、精准化决策,努力提升流域防洪调度智能化水平。

一是科学谋划部署。省水利厅高度重视,将推进数字孪生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数字孪生乐安河建设作为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专题组织召开“水之韵”沙龙活动,邀请华为公司、高校的专家共商数字孪生流域建设重大问题,找准突破口。二是建立工作机制。成立数字孪生流域建设领导小组,由厅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制定《江西省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工作计划》,印发《江西省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工作方案》,成立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工作专班,明确目标、细化分工。建立专家指导制度,业务指导人、技术指导人全过程指导数字孪生流域建设。三是强化统筹推进。统筹落实水利部、省级资金约5800余万元开展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开展了数字孪生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数字孪生乐安河、水库联合预报调度一体化、山洪灾害防御能力提升等项目建设。强化监督指导,协调解决项目重点难点问题,确保各项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我们重点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先行先试建设,现已取得初步成效。一是数字孪生峡江水利枢纽工程赋能水利防汛抗旱。数字孪生峡江水利枢纽构建了枢纽库区范围710平方公里数据底板,建立了枢纽库区地形地貌、水下地形、大坝等三维模型,定制了洪水预报模型、工程安全分析模型,实现工程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虚实交互。面对今年赣江2022年第1号洪水,通过平台进行流域洪水演进模拟和三天预见期洪水滚动预报,6月13日至16日,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提前降低水库水位4.95米,腾出防洪库容3.02亿立方米,发挥工程削峰错峰作用,拦蓄洪水1.36亿立方米,有效降低吉安站水位1.2至1.5米,保障了上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二是数字孪生乐安河在应对今年乐安河超历史洪水中发挥积极作用。开发定制了多要素小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和城市雨洪模型,对40场次较大洪水进行模型参数率定,建成集总式水文模型、分布式水文模型、一二维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初步具备乐安河流域预演能力。6月5日,婺源县普降暴雨,面平均雨量52毫米,系统分析婺源县城区61米以下存在危险,及时通知当地部门并安全转移人口1485人,避免了人员伤亡。

下一步,我们将强化数字孪生流域统筹,引导、鼓励市县水利部门开展数字孪生流域建设,重点围绕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调配与管理,加快构建具有“四预”功能的智慧水利体系。

凤凰网记者(文颖 摄)

凤凰网记者:江西省自2018年以来在全省全面推行“全员全域全覆盖”的城乡供水一体化,让群众喝上放心水、幸福水。请问智慧水务如何助力百姓美好生活?

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彭冬水(文颖 摄)

彭冬水:江西水务集团作为全省全面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的主力军,近年来,积极履行国企担当,大抓智慧水务建设,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增进人民福祉,助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智慧水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构建水质监控平台。我们采用先进的水质在线监测设备,对供水水质进行实时监控。利用无线网络将原水、出厂水等水质数据实时发送至智慧水务平台上。根据监测数据,形成多维度数据分析,一旦出现异常,智慧水务平台实时预警系统第一时间通知工作人员并进行解决,确保人民群众喝到的每一口水都安全、放心。

二是实施漏损管控体系。地下供水管线如同城市“毛细血管”,为提高隐匿地下的漏水风险可见性,我们在城区实施了DMA分区计量,在供水区域的管道上安装了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对管道流量及压力进行实时监控,采用数字孪生技术进行管网建模。通过计算各节点计量数据逻辑差异,精准定位漏点、爆点和漏水量,从而实现快速应急处理,减少漏水、爆管事件的发生,保障供水系统的水压和水量,确保供水安全平稳。

三是便捷用户缴费服务。我们通过“互联网+”智能缴费打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一方面,建设统一的供水服务热线96330和江西水务集团微信公众号24小时服务在线,用户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头便可办理各项常用业务。另一方面,打造智慧营收系统及热线工单系统,构建多渠道自助缴费体系,开启便民缴费新窗口,大力提升群众用水、缴费的便捷度。在此基础上,我们积极与第三方平台合作推出各种缴水费优惠活动,既便民又实惠,目前通过第三方平台缴费金额占比约为46%、笔数占比80%以上。针对农村地区和老年群体出门缴费不方便、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等情况,开发了农村走收系统,让抄表员携带缴费码上门收费或代收现金、现场直接用手机实时销账、打印缴费票据。另外,积极与农村地区柜面网点银行或其他便民缴费机构合作开发相关接口,实现居民就近轻松缴费,让群众真真切切享受到智慧水务带来的实惠与方便。

江西水务集团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推进智慧水务高质量发展,用心用情用力让人民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幸福水。

徐承: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来源:皇冠比分网_澳门皇冠体育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皇冠比分网_澳门皇冠体育网站'是否继续?